环保局长: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?

未知, 2022-07-02 15:25, 次浏览

环保局长: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?
 
 
从2013年浙江商人金增敏在微博上出20万请温州瑞安市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开始,“环保局长”便被推至风头浪尖。一旦呈现污染问题,无论是民众一致泄愤的目标,还是率先被问责的目标,必定是当地环保局长。
 
 
 
  2008年,为破解环保行政中存在的种种难题,在以“***部制”为中心的新一轮***务院组织变革中,***家环保总局如愿升格为环境维护部,等级的上升和权利的扩展一度被***众寄予厚望,而其建议的“环保风暴”的确也***评不少。
 
 
 
  但我***的环保压力***像并没有因而而有所缓解,不少区域污染事情一再发生,环保局长成为***“替罪羊”。此前有媒体计算过,在官员抱歉榜单中,环保局长出镜率是***的。
 
 
 
  一旦呈现环境问题,为什么***要问责的必定是环保局长?信任不少人会说,“都说了是环境污染问题,当然而且有必要问责环保局长”,持有这种观点的人,不在少数。答案也的确如此,环保局长被率先问责,主要意图是为了缓解舆论压力,不过这种处理***都只是出于事情应对,很难说是一种责任确定。
 
 
 
  “一般呈现环境问题,都会***要问责环保部分。相对来说,这是一个普遍现象。”正如一位环保范畴资深人士所说,“只需出事,环保局长必定是随时会受处置的,但一般的环境事情或许也就停步于处分环保部分了”。
 
 
 
  那么,事实上,当地环境污染事情只跟环保局长有关吗?我们是否还记得2015年那位底层环保局长的匿名信:“上一年从外县调来了一位主要***导,上班***天就私下找我谈话:从某个视点讲,你的政绩和我的政绩是抵触的,你若是敢影响我的政绩,我必……当然,兄弟你委屈几年,我必有厚报。”
 
 
 
  咱们完全能够信任,必定不止这么一位环保局长遭受如此为难,像个受气的小媳妇,以一副悲情的面孔呈现在***众面前。至于原因,前面那位***导已经说了,“你的政绩和我的政绩是抵触的”。
 
 
 
  环保局长与县委书记的政绩为何会发生抵触?原因也并不难想象。数据显示,我***“绿色官员”升迁难。一个当地的GDP增速每进步0.3%,主政官员的升职概率就会进步8%。基于此,一些县委书记不由自主地成了污染企业的维护伞——因为这些企业能给书记带来***直接的政绩。而主抓环境维护的环保局长,若想做出点成绩,就只能将污染企业关停、整改。对此,作为一把手的县委书记能赞同吗?也正因如此,县委书记的政绩与环保局长的政绩就变得有点不可谐和、乃至敌对。
 
 
 
  如此一来,环保局长不再抓污染,不再在乎***众的绿水蓝天,而是变成了捍卫县委书记的政绩、维护污染企业利益的东西,当地的生态环境如何可想而知。而呈现问题又会被***时刻问责,成为“背黑锅专员”。也难怪会呈现这样的现象:一个***导无论多么***异,只需到了环保部分,就意味着职业官员生涯的完结。
 
 
 
  2014年12月17日,环保部主管的《我***环境报》刊发了一篇名为《谁来配强环保一把手?》的报道,作者是四川省环境维护厅曹小佳。文章显示:从全***情况来看,以省级环保厅局长的出口为例,计算显示近20年来,全***有99位环保厅局长先后卸职,其间真实含义官升一级、由正厅到副省的只要1位,仅相当于1%;26位转任其他部分或交流到地市,占26%;其他70%以上或到人***、政协、非政府安排等岗位持续工作,直至退休。环保干部几无上升空间。
 
 
 
  说到这儿,信任我们已经清楚,环保局长作为主管环境维护的“一把手”,空气质量差、污染严重,的确难辞其咎。但经过上述分析,应该能够看出,环境污染真的不是环保局局长一个人的错,“说到底是当地政府为了追求GDP在包庇这些企业”,正是在这样的布景之下,才造就了环境维护工作的为难,更造就了环保局长的为难。
 
 
 
  假如市委书记和市长任期内的GDP增速比上一任高则升职概率也高,但假如他们任期内长期把钱花在民生和环保上,升职概率乃至是负值。这种挂钩GDP而不是挂钩民生的查核“规则”不变革,撤换再多的环保局长或许也杯水车薪。
 
 
 
  近来,中办、***办印发辅导定见,省级以下环保组织垂直办理试点变革正式启动,总算要从理念落到实处,底层环保局长的为难处境,因而有望改变。
 
 
 
  当然,让底层环保局长硬起来,垂直办理只是其间一步,还需要很多配套措施。种种措施,都在传递一个强烈信号:但凡曩昔让环保部分依法履职却为难、不行“硬气”的当地都要改,而且要彻底地改。